為補充北京今冬供暖季天然氣的供應(yīng),北京燃氣集團連續(xù)第二年通過采購現(xiàn)貨液化天然氣(LNG)的方式緩解用氣緊張局面。11月28日,北京燃氣從法國Engie集團采購的第一船LNG抵達唐山曹妃甸LNG接收站,2016-2017年供暖季共有10船LNG到港。
第一船的運載量為6.6萬噸LNG,約折合9000萬立方米氣態(tài)天然氣。這一船將在港口停泊作為待命應(yīng)急儲備,隨時可根據(jù)北京市天氣及天然氣需求變化情況應(yīng)急卸貨。
據(jù)財新記者了解,這10船折合9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供應(yīng),將采取“4+6”的方式進行保供:4船在港外停泊隨時待命,其余6船按固定頻次進港。盡管在港外停泊會產(chǎn)生不菲的船租,但為了避免船舶因港口天氣狀況不佳無法???、不能在寒潮到來時補充用氣等情況,只能采取這樣的“保供”策略。
從曹妃甸接卸的液化天然氣在進入LNG外輸管道后接入永唐秦管道(河北永清-唐山-秦皇島),永唐秦管道為陜京二線管道的支線,補充北京市用氣。
目前北京市的天然氣供應(yīng)基本上完全依靠三條陜京天然氣管道。這些管道為中石油與北京燃氣按照60%和40%的股權(quán)比例出資建設(shè),目前已有陜京一線、陜京二線和陜京三線建成投產(chǎn),年輸氣量合計為350億立方米,氣源主要來自長慶油氣田、從西氣東輸管道接入的新疆和中亞氣源,以及曹妃甸接入的LNG。設(shè)計輸氣量為250億立方米/年的陜京四線目前正在建設(shè)當中,預(yù)計在2017年10月底投產(chǎn)。曹妃甸LNG接收站為中石油、北控集團和河北省天然氣公司三方投資。
按照中石油天然氣與管道分公司計劃,2016年陜京管道輸氣量336億方,同比增加7億方,今年全年預(yù)計向北京地區(qū)供氣將超過160億立方米,比去年同期增加14億立方米。中石油北京管道公司預(yù)計,今冬供暖季的日輸量超過億方的天數(shù)將達到130天,超過上一個供暖季的126天,陜京一、二、三線的運輸負荷率將達到100%。
北京市日益受到霧霾困擾,自市政府2013年發(fā)布《清潔空氣行動計劃》后,城區(qū)“無煤化”加速推進。過去北京市的供電供暖以4個燃煤熱電廠為主力,包括大唐高井熱電廠、京能石景山熱電廠、國華熱電廠和華能熱電廠。這幾個電廠近年來已陸續(xù)關(guān)停,以新建的燃氣熱電中心進行替代,市內(nèi)20噸以上燃煤鍋爐也要求進行燃氣改造,因此北京市的天然氣用量逐年攀升。
北京天然氣管道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財新記者,陜京管道系統(tǒng)長期處于資源與市場“緊平衡”狀態(tài),今年保供形勢更加嚴峻。據(jù)公司統(tǒng)計,用于供暖的天然氣占北京市全部氣量的38%-47%,為所有用氣中占比最高的部分,冬季5個月天然氣使用量占全年總氣量的75%以上。
北京市天然氣單日用氣量在2015年已創(chuàng)歷史新高,超過1億立方米,已成為繼莫斯科和紐約之后,天然氣消費量世界排名第三的城市。